教育专业论文(精选5篇)

  • 教育专业论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二、我国法学专业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措施 我国的法学教育具有多层次性,主要包括法律高职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教育等。那么,我国法学职业教育体系也应该具有多层次性。 1、加强法学专业高职教育我国现有的法学专科教育主…

教育专业论文(精选5篇)

教育专业论文范文第1篇

1、司法考试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距离我国法学专业教育已有近三十年时间,期间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多层次的法律人才。同时也经历了从无计划地疯狂扩张到毕业生数量远超市场需求的过程。法学本科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显现。我国法学教育体系成型比较早,有着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我国重理论、轻实践;重考试,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的填鸭式的法学教育模式,使得法学专业毕业生质量远远达不到市场对应用型法律职业人才的要求,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也严重脱节。为了改变现状,我国在2002年正式启动了统一司法考试制度。它的实施使得高校开始重视法学本科教育阶段中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它的实施也促使法学本科教育由通识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化。因此,统一司法考试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距离。

2、本科教育转型职业教育指明了法学专业改革的方向目前,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主要体现在大学生过剩和技工严重缺乏。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今年3月底表示,“中国解决就业结构型矛盾的核心是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是技术技能型”。国家教育部的改革方向已经明确:国家普通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将有600多所转向职业教育,转型的大学本科院校正好占高校总数的50%。实际上,在英美法系国家法学专业教育的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实用型、具有独立操作技能的法律人才,即培养法律职业人才。现在,许多大陆法系国家在法律专业职业教育方面也在进行积极地探索以适应社会的需要。我国在本科教育转型职业教育的背景下,法学专业教育也要适应新形势做出相应的调整。由于司法考试制度的实施,使得法学专业比其他专业的职业化道路走得要早一些。但是,这还远远不够,我国法学专业职业体系尚未成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以寻求符合我国国情的法学专业的职业化道路。

二、我国法学专业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措施

我国的法学教育具有多层次性,主要包括法律高职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教育等。那么,我国法学职业教育体系也应该具有多层次性。

1、加强法学专业高职教育我国现有的法学专科教育主要包括法律事务、司法助理、民事执行等,以法律事务专业为主。目前法律事务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几乎照办法学本科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形成不同于本科教育的法学高职教育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在我国本科教育转型职业教育的新形势下,应加强法学专业高职教育以适应我国对应用型、技能型法律职业人才的需求。具体措施如下:

(1)明确法学专业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清晰准确地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我国法学专业高职教育的目标可以表述为:培养具备必需的法律理论知识、综合实务操作能力(电脑速记、文书写作、现代办公技能等)、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人际协调能力和较高职业素养的应用型和辅助型法律人才。

(2)用先进的职业教育改革理念培养高职法律人才这种先进的职业教育改革理念就是对课程进行“项目化”改造,即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任务为载体、突出能力目标。项目化改造的特色与优势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项目化改造突出能力目标。每门法学课程都可以有多种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等,职业教育必须突出其中的能力目标。能力目标通常表述为:通过完成×××(具体任务),学生能运用×××(知识),根据×××(标准),能做×××(具体的或某类型的事情)。第二,以项目任务为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能力不是“听”出来的,不是“讲”出来的,也不是“看”出来的。能力只能是自己动手、动脑“练”出来的。学生在“做”中学,边做边练能力,边做边学知识,将直接经验与间接知识有效融合起来。随着课程的逐步展开,学生在提高专业能力的同时,学到系统的应用知识。第三,学生是课程教学的主体。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应当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投入教学过程中去,通过亲自完成每个项目来提高应用能力。对课程的评价也应当以“学生学得好不好”为主要依据。

2、完善法学专业本科职业教育我国法学专业职业教育体系中本科的职业教育的构建是核心也是难点所在。现阶段,想用学术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应用型、技能型的法律职业人才是行不通的。因此,我们必须对法学本科教育进行彻底地职业化改造,从教育观念到课程设置、从教学方法到实践教学,从教材编写到教师队伍建设,每个方面都要进行彻底改革。

(1)明确法学本科教育目标,更新教育观念我们在法学本科教育的性质是“通识教育”还是“职业教育”的争论声中,迎来了本科职业教育的转型。那我们现在应该如何定位法学本科教育呢。笔者认为现阶段法学本科教育应该是由通识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转变。这个转变指明了改革的方向,但是这个转变应该是循序渐进的,不是急转弯即不是对先前法学本科教育的全盘否定。法学专业本科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我们这次职业化改革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以适应市场需求来提高就业率,但是我国的法学还需要一定的学术研究性人才来保证法学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法学本科教育有双重的责任,既要培养法学研究的后续人才又要为社会输送大批职业素养高的应用型法学人才。因此法学本科教育的具体目标可以表述为:旨在培养理论功底深厚的学术研究型人才和职业能力突出的应用技能型人才。

(2)完善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内容方面,除了法学核心课程以外还应增加培养职业能力的课程,如:司法文书写作、辩护技巧、证据收集、司法会计等;在课程设置阶段上,可以施行分阶段因材施教。大一进行以法学基础、法律逻辑、法制史等为主的基础法学教育,大二、大三进行以三大法、三大诉讼法为主的应用法学教育。大四则进行分流,允许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选择学术型的在大四主攻考研;选择职业型的在大四进行全套的实践教学。

(3)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改革是这次职业化改革成败的关键,我们可以借鉴法学高职教育的“项目化”方法,即把若干个相互联系的法学知识改编成“项目”,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项目”的解决全方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里举个实例加以说明。这个“项目”是买卖合同标的物所有权转移问题。首先,交给学生两个典型的导入案例。【案例1】甲、乙于8月15日订立一货物买卖合同,约定甲于9月1日前交货。交货方式是甲办理铁路委托运输,运费由乙支付。8月20日,甲办妥与铁路局的托运手续。问:货物所有权何时归乙所有?【案例2】甲卖一母牛给乙,价3000,约定乙于6月1日至12月1日之间,春岁月155每月付500元,12月1日前付完,母牛即为乙所以。随后甲于5月31日将牛交至乙家中。后乙于11月28日付清所有价金。问:母牛何时归乙所有?其次,给学生布置任务然后分组完成。任务一:两个案例如何解决,并找出相关法律依据;任务二:两个案例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任务三:买卖合同标的物所有权转移中动产和不动产的异同。任务四:归纳买卖合同中标的物所有权转移的原则和例外情形。再次,教师对以上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并帮助学生把相关知识点进行系统归纳和相关法理的讲解。最后,教师将近三年司法考试中本“项目”的试题交给学生,进行真题测验。这样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锻炼了学生演绎和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了其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操作能力。

(4)加强实践教学现在许多本科院校都已经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开展了多层次、分阶段的实践教学活动。例如:案例教学、法律诊所、法律援助中心、模拟法庭、法律咨询、毕业实习等。现在的关键是要把这项工作真正落实好,而不是走过场。那就需要建立配套的机制,例如:建立实践教学的科学评价标准、多元化的考核形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亲自动手、独立思考。

(5)重视教材编写我国法学本科专业教材的现状不容乐观,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许多院校还在使用多年前出版的由本校老师编写的教材。这些教材几乎是纯理论性的从该学科的体系、历史沿革到概念、性质、特点一应俱全,有些甚至通篇没有一个案例。要编写出适应法学职业教育的各门课程的教材是个浩大的工程。首先,编写的人员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有丰富的职业经验。其次,编写的内容要适应法学职业教育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有理论知识,还要有现行法律的具体应用。最后,还应编出配套的习题和司考真题。

(6)提高教师职业素质影响法学职业教育成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高校法学教师的素质,他们的职业化水平直接影响毕业生的职业化水平。现在的法学教师大多是出学校门再进学校门,没有丰富的法律职业经验,他们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可想而知。为了法学职业教育的成功,我们必须下大力气增强法学教师的职业素养。为此,要建立长效机制,真正打通人员交流的渠道,例如,要求法学教师在任期内,最少有半年的时间在相关司法实践单位进行挂职锻炼;学校每年必须邀请现任法官、检察官或律师来学校进行讲座或进行实践教学的指导工作;鼓励法学教师兼任律师。

3、改革司法考试制度以发挥其对法学职业教育的积极作用司法考试制度的实施影响了整个法学教育体系,尤其是法学本科教育体系。一方面,许多本科院校逐渐抛弃正常的法学教育模式,开始以司法考试为指挥棒,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考核方式都围绕着司法考试转,不少高校把司法考试的通过率作为评价高校办学质量的最重要的标准,结果有些高校演变成了司法考试的培训班。另一方面,它的实施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距离。因此,我们必须改革司法考试制度,充分发挥其对法学职业教育的积极作用,实现司法考试与法律职业的良性互动。具体改革措施如下:

(1)完善报考条件第一,我国的司法考试应该以法律教育经历为前提和基础,排除非法学专业毕业生的报考资格。纯应试的司法考试辅导班的出现使得非法学专业的考生能在短时间内提高考试成绩,这增大了其通过司法考试的偶然性。这种偶然性使得不具备扎实法律理论功底的人员充实到法律职业队伍中。这些人员往往只会机械地运用法律条文解决案件,不懂得法律条文背后的法律精神,对于没有具体条文可以应用案件更不懂得通过一般法理来实现公平与正义。因此,这些非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应该排除在司法考试之外。当然,这些人员要想参加司法考试完全可以通过本科院校的第二学位或自修获得法学教育经历。第二,增加法学专科毕业生的报考资格。将大量法学专科的学生排除在司法考试之外是不合理的。现在大多法学专科教育都能用三年的时间完成法学本科四年的课程,因此,应该将所有的法学专科毕业生纳入司法考试范围,而不仅限于某些特殊地区的法学专科毕业生。

(2)设立专门的司法考试组织机构现在的司法考试由最高法、最高检和司法部共同组织,其中以司法部为主。由于各部门职能差异往往在司法考试的命题、标准答案等方面出现偏差,这严重影响了司法考试的权威性。因此,建议建立独立的司法考试组织部门,从命题、阅卷、争议处理等方面进行专门管理,最大程度体现司法考试的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

(3)改革考试形式和体制我国可以借鉴英美法系和许多大陆法系国家分阶段考试的体制。第一阶段以主观题为主,以笔试的方式进行,主要用来考查考生的法学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法律职业素养。第二阶段以主观题为主,以笔试加面试的方式进行,主要考查考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包括分析判断的能力、推理论证的能力和解释说服的能力等。

三、总结

教育专业论文范文第2篇

1.开设的美术教育类课程偏少

培养目标模糊高师美教院校发展长期受到美术院校的影响,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高师美教走上了全面开课的轨道,但课程设置几乎套用美术院校的课程模式,所开设的美术专业课程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美术教育类理论及教学实践课程量较少,不能突现出高师美教的师范性特点,这也导致了高师美教培养目标的不明确,以至于出现有些教师是以培养艺术家而不是培养艺术教育家为主要培养目标的偏差。

2.美术专业课程内容与学校美术教育改革发展需要

缺少对接现在高师美教课程设置普遍由美术教育类课程和美术专业类课程两大模块组成,其中的美术专业类课程内容基本套用美术院校的模式,与当前我国学校美术教育改革发展缺少应有的对接,加上执教美术专业类课程的教师大都是由美院毕业的,他们对中小学美术教育改革了解不多,这使得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形成将美术专业教学与中小学美术教学需要联系起来的学术自觉,这带来了师范生在大学所学的某些美术专业知识在基层学校美术教学中难以施展的困境。

3.最终评价课程缺失了高师美术教育应有的综合评价

机制“毕业创作”“毕业论文”课程是高师学生在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最终总结与呈现,因此,我们可以称这些课程为最终评价课程。长期以来,高师的“毕业创作”都是以美术创作作品展览的形式进行,完全照搬美术院校“毕业创作”的做法,这导致高师学生很自然地将自己的毕业创作与美术院校学生的毕业创作相比拼,教师和学生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到毕业创作中,多少影响了高师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的精力投入和对美术教育理论及实践的总结与反思,此外,“毕业创作”与“毕业论文”各自侧重在美术专业和美术教育两大块,缺失了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高师美术教育将二者综合评价的机制。

二、高师美术课程设置策略

1.增设美术教育理论及教学实践课程

突出美术教育专业特点众所周知,一名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基础知识结构应包涵美术教育和美术学科两大体系。美术教育理论及教学实践课程是高校美术教育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学院依据国家教育部的发展要求,在原有基础上增设了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各类美术课教学方法研究、微格教学、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与制作、教育见习、第一次美术教育实习、第二次美术教育实习等课程,使美术教育理论及教学实践课程占有相当比重,突显出美术教育专业的特点。这些课程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美术教育专业的认识及其教学技能,尤其是学院将美术教育实习由原来实习一次调整为实习两次,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第一次教育实习时间安排在大三上学期,实习时间为三周,均有带队指导教师带领,这样能随时给予学生指导。第二次教育实习安排在大四上学期,实习时间为四周,可让学生自由选择联系实习学校或组成一到二个实习小组,选派实习指导教师带领。前后两次教育实习给学生教学反思和回炉的过程,第一次教育实习返校后,教师针对学生们实习中遇到的问题给予深入的分析指导,帮助学生进行教学反思,从实践中认识教育理论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从教学理论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理论认识,以便指导其第二次的教学实践;有了第一次教育实习的基础,学生在第二次教育实习中更显从容和自信,教学更规范化,并在教学中有目标性地观察分析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积极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两次实习中感受深刻,在一次次的教学实践中提高了他们的教学技能和专业认同感。合理安排每个学期的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课程,一方面确保学生每一学期至少有一门以上的美术教育理论或教学实践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又将各课程相互串联,形成体系,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比如美术教学论、美术课程标准解读等核心课程被有意识地安排在教育实践课程之前,旨在引导学生掌握美术教育理论的同时,形成正确的教学理念,以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微格教学、教育实习等实践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各类美术课教学方法研究等课程旨在指导学生在一定教学实践基础上寻找课堂教学的理论依据,形成研究教学的思考。同时还可结合举办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说课比赛等活动促进学生的教学评价与反思,使教学更有成效。

2.科学整合美术专业课程内容

彰显美术教育专业特色学院在对中小学一线教学调研中发现,因教学条件、学生兴趣等原因,那些偏难和较复杂的美术学科内容在学校难以展开,如油画人体、石版画等,因此,结合基础学校实际需要,科学整合美术学科课程显得尤为重要。以“双基+创造力培养”来整合美术学科课程的思路是基于中小学“双基”教学的特点提出的,即在大学低年级阶段着重于美术学科基础理论与基础技能的学习,在大学高年级阶段着重于美术表现及创作学习,并采用选修的形式,让学生自主选择美术学科发展方向,在侧重研究某门美术学科的同时,又在相互交流中触类旁通地了解其他画种的表现手法,形成“一专多能”的美术能力。此外,在原本单纯的美术专业课程中整合美术教育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将美术学科与教育专业学习相结合,更能明确美术教育专业的本质,如《艺术考察》通常是带学生们深入乡村写生及收集美术创作素材的课程。经过整合,可将这门课程改革为《艺术考察与中小学教学调研》,教师带学生下乡写生、收集素材等活动之余,带领他们深入到乡村学校进行教学考察,了解地方办学条件和状况,并让学生提交中小学教学调研报告,思考开发利用地方美术教学资源等课题,这种一举两得的教学活动收到极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引导学生在美术学习的同时,思考美术与美术教学的关系,另一方面,创造了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观基层乡村学校,增进其对美术教育的责任感。再如,《民族民间美术》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民族民间文化的同时,让学生形成开发利用民族民间美术资源于学校美术教学的思考,如将该课程改革为《民族民间美术与校本课程开发》会更能明确其课程本质。

3.调整最终评价课程结构

明确美术教育专业本质目前,美术教育专业中有许多重要课程与美术专业课程极为相似,特别是“毕业创作”课程多以学生美术作品展示为主,不能全面体现出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大学四年所学。只有合理调整最终评价课程的组织结构,才能进一步明确这类课程的实质。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学院的美术教育专业“毕业创作”课程改革为“毕业综合展示”。“毕业综合展示”主要侧重于美术教育教学展示和美术学科技能展示两个方面,旨在全面展示学生的综合能力。在美术教育教学展示方面,包括有教学活动展板、教学实物和多媒体教学实录等形式。教学活动展板是在150cm×90cm的展板上呈现学生的教学实践成果,整个设计制作过程也是学生对教学实践进行整理、反思和总结的过程,指导教师组织学生整理充实教育实习中的教案、教学示范图、学生作品、教学录像、教学现场照片等资料,并有序地将教案、教学示范图、学生作品布置在展板上,这也是对学生设计能力的考验。教学实物展示包括学生教育实习的教案、示范图等,还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的执教录像、教学课件等内容。人们在参观学生的美术教育教学展示内容时,都投以极大兴趣和充分肯定,并感受到学生们扎实的教学能力。在美术学科技能展示方面,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在大学四年学习的美术技术门类较多,学生们的兴趣也十分广泛,这就需要给予学生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可选择进行新作品创作,可选择整理完善自己认为平时画得较好的作品进行再创作,还可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某类美术内容进行表现;多元选择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创作面貌,有油画、国画、版画、水彩、素描外,还有手工、剪纸、摄影、电脑绘画、设计等内容,这些作品都真实地记录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其创作能力,切实展现了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每次的“毕业综合展示”都收到极好的效果,有观众戏称:看美术专业“毕业创作”就像逛“艺术精品店”,看美术教育专业“毕业综合展示”就像逛“艺术精品超市”。“毕业论文”也是美术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过去,教师们在指导“毕业论文”时发现许多学生写的毕业论文往往照搬照套,缺乏自己对美术教育的真情实感,而他们对亲身经历的教育实习却有着许多体会和想法。学院将“毕业论文”改革为“毕业实习综述”,让学生从深有感触的教学实践中进行理论性梳理和分析,从中感悟实践上升到理论、理论指导实践的研究性方法。同时,我们还将原来在教室进行论文答辩的场所改在“毕业综合展示”展厅进行,将“毕业实习综述”答辩与“毕业综合展示”密切联系,学生们在相对开放的环境中由感而发,教师们也能从学生的答辩及其美术教学展示、美术创作中对学生形成全面综合的认识。

三、结语

教育专业论文范文第3篇

1.1文献资料法

对近年来发表的体育专业教学理论、体育统计教学、SPSS实践课教学、SPSS电子教学课件开发等文献资料进行了查阅,并了解了关于体育专业和SPSS统计软件等相关领域的最新信息动态和一些基础理论资料。

1.2问卷调查法

为了对SPSS电子教学课件的效果进行评价,本次研究对某体育院校2011级的本科体育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

1.3数理统计法

采用了Excel2003数据分析软件和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了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并通过假设、统计和描述等方法进行检验。

1.4专家咨询法

走访咨询了著名的统计学转接和软件课件制作专家,获得了SPSS统计软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情况,并确定了体育专业SPSS电子教学课件的主要内容。

2SPSS电子教学课件的设计

2.1设计SPSS电子教学课件的目的

设计SPSS电子教学课件的目是为了简化SPSS和Excel统计分析软件的学习过程,让学生理解学习起来更加容易,而且既能直接在网上使用,也可以单机进行操作。设计SPSS电子教学课件,便于人们应用SPSS统计软件的的功能,是为了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在处理信息、储存信息、展示信息方面的优势,通过人机互动的形式来实现体育教学的课程最优化,以提高教学效果。体育专业SPSS电子教学课件的适用对象是体育教学和科研工作者、体育专业在校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图1是SPSS电子教学课件的整体框架:

2.2设计SPSS电子教学课件的依据

从体育专业SPSS教学的目的着手,对体育统计和SPSS教材进行研究,通过把一个完整的体育教学过程划分为一个个独立的教学单元,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单元需要来采取不同的教学流程,将一些比较抽象的理论,难以理解的定义形象化、具体化,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轻松,理解起来也更加容易。2.3SPSS电子教学课件的总体结构SPSS电子教学课件的总体结构大体上分为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上机操作这两个模块。基础理论知识模块是对SPSS的基本原理、操作和统计方法等进行介绍,包括了体育统计的教学重点和SPSS教材的重点章节,其设计以让学生对SPSS实验课的内容形成整体的认识为主,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理解和记忆能力的水平。另外,基础理论知识模块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复习素材;实际上机操作模块以上机操作和同步语音讲解为主,在每个SPSS电子演示模块中,每个操作步骤都设计有语音讲解,通过控制模块的教学掩饰,配合语音讲解对学生实际的操作指导,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SPSS电子教学课件的制作

3.1素材制作

SPSS电子教学课件的素材包括了文本文件、图形图像、和语音视频这三个模块:文本文件模块的制作有两种方式,一是先在word文件中输入文字,再通过复制粘贴到电子课件中,二是在编辑合成课件的时候直接在Authorware中输入文字,再进行相应的整改和修饰;图形图像模块是事先利用Firework软件进行加工绘制的,在合成电子课件的时候再通过导入工具将图形和图像导入到Authorware当中;SPSS电子教学课件当中语音和视频模块当中的音频文件和视频文件可以直接使用屏幕录像等软件来录制,并在学生实际上机操作的时候进行播放演示,用以取代教师的讲解。另外,为了提高电子课件的整体效果,还在一些相应的模块和位置当中添加了背景音乐,使课件展示更加丰富有气氛。背景音乐使用的是mp3格式音频文件,可以通过midiloop函数来控制音乐的播放或者是停止,便于使用课件的人进行操作。

3.2功能模块

本次设计的体育专业SPSS电子教学课件的内容一共有六大功能模块:3.2.1SPSS统计方法模块SPSS统计方法模块包括了SPSS统计软件的基本统计方法和中级统计方法等,统计方法的内容涵盖了统计方法的定义、统计所使用的计算公式、公式的适用条件以及统计结果的意义等。3.2.2Excel数据分析模块主要包括了Excel数据分析软件所运营的分析工序、分析函数和分析术语等。3.2.3体育应用实例模块此模块所展示的内容为SPSS统计软件和Excel数据分析软件在体育专业方面的实际应用实例,SPSS统计软件在体育专业方面的应用实例主要有描述统计、x2检验、假设检验、反差分析、相关性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等。而Excel数据分析软件爱你在体育专业方面的实例应用主要有描述统计、相关性分析、假设检验等。3.2.4综合统计软件模块SPSS、SAS、BMDP等统计软件的综合介绍与应用。3.2.5使用软件过程当中要注意的问题在使用统计软件的过程当中应该注意显著性水平、试验对照组之间的关系、样本的含量等问题。3.2.6外语模块外语模块主要是介绍了英语日语等一些常见语言的SPSS统计软件电子教程,方便一些具有外语能力的学习者学习和使用。

4结语

教育专业论文范文第4篇

1.学位制度发展规律的理念审视

学位的授予最初形成于中世纪的欧洲大学,学校参照行业协会规定成员的标准,要求大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并通过特殊的执业测试后,由基督教教会当局批准毕业并获得在大学从事教学工作的资质。博罗尼亚大学(BolognaUniversity)正式规定,由基督教当局认可授予的“硕士学位”(masterdegree)作为大学任教的唯一资格,这标志着学位正式成为一种执教资历。德国柏林大学时期,大学被赋予了科学研究的明确使命,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博士学位和学位授予制度。学位制度的内涵开始强调学术性,其内涵也从执教资历逐步扩展到科研资历。1876年,美国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在结合德国研究型大学科研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引入了与实践相结合、与社会相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专业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位制度的职业资历内涵随着大学服务社会功能的提出得到了确立。α“二战”后,社会经济的发展急需大量掌握高层次知识与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研究生教育的学科领域开始急速增加,并出现大量应用型学科,学位类型开始走向多样化。自此,传统学术型学位占主导地位的学位格局被打破,各国开始日益重视高端应用型职业人才的培养,职业性的高层次学位发展初见端倪。作为一种职业资历的学位类型,在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迅速确立起来。从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异样性”。所谓“异样性”就是指高等教育应当适应和服务于不同类别的群体,这些群体拥有不同的职业追求,即对不同的人才培养进行不同门类和层次的划分,及时对政府和市场的不同需求做出正确的应对。α这种“异样性”特质对学位制度类型提出多样化要求,即要求学位制度能有效回应社会的多样化需求。由于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的学位制度从设立之初就对本科以上层次教育存在绝对的学术和科研导向,评价标准倒向理论性与学术性的测量方面,这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定位产生了影响,导致单一性的学位教育越来越无法适应社会需求多样化的趋势。现代职教体系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正是对社会缺乏高端应用型人才的有效回应,有利于学位体系结构的调整完善以及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实践考察

职业在内涵上具备两层含义,即一般职业和专门职业,其中,专门职业较一般职业更强调其作为“有学问的职业”(LearnedProfessions)的内涵,是职业发展的高级层次。要从事这样的高级职业,需要经过专业的高层次教育并取得相应的从业资历。一般职业要成为专门的专业,就必须在掌握基础操作性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习得知识和掌握技能。在以美国为代表的社会职业发展与分类丰富发达的国家,其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乃至更高层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始终与社会行业需求保持高度的相互依存与促进关系。反观我国,职业教育一直面临高等教育学术性优于职业性的观念困境,即社会中人们单纯以学历作为评价个人能力和择才的标准,导致产生盲目追求高学历的教育价值取向。α职业教育体系中高层次学位的缺失,导致人们对职业教育一直存在误解和歧视,并进一步将教育的职业性与学术性异化为精英教育模式与大众化教育模式的对立。因此,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包含高层次的职业教育,高等教育阶段应包括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两者应合理分工,以实现高等教育职业性与学术性的统一。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通过融合、互认或形成双轨制体系,都能实现职业性与学术性的调和。从当前各国(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实践来看,职教体系建构主要存在四种类型:第一类是普职融合的单轨制教育体系,即在这种体系下通过全纳性的学分互认和转换机制,实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通。这种类型主要以美国为代表,其职业教育涵盖了中等教育、中等后教育和高等教育几个阶段,其中,四年制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大部分属于应用性教育,可以有效实现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满足不同需求层次受教育者的学历要求。第二类是基于国家统一资格框架下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如英国和澳大利亚。英国目前主要通过全国统一的资格与学分框架(QualificationsandCreditFramework,QCF),来实现普职教育中不同层次教育间的相互等值和融通。第三类是双轨制职业教育体系,以我国台湾地区为代表。该体系在中等教育后期开始划分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双轨并行,其中,职业教育体系自行整体连贯,教育机构从职业学校到技术学院再到科技大学,在学位上包含中等、专科、本科到研究生各个层次。第四类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双元制”体系,由学校教育和企业培训并举开展职业教育。每一种体系虽然形态各异,但都在升学上实现了职业教育从中等教育和专科层次教育向高层级教育的融通。

二、消解职业教育目的的矛盾性

各国的职业教育实践中都表现出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前者认为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其职业性决定了应根据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进行教育活动;后者则主张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一样,应以个人的自身发展和完善为本位进行教育活动。以社会本位为出发点的职业教育,主张将个人培养成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在实践中容易步入教育工具主义误区,出现“订单式人才培养“”就业本位”等实践问题。

1.职业教育发展的工具主义困境

当前我国普遍将职业教育视为一种传承技能的工具,教育被异化为一种制造工具的过程。工具主义关注社会的系统和结构,强调教育手段和途径的实用性以及实现结果的效益性。当教育演变成纯工具性活动时,教育不仅不会发展人的本质,反而会成为个体内化的约束。具体来说,这种工具化的教育形式仅仅将教育视为一种传承技艺和促进物质文明发展的工具,忽视了教育的文化育人功能。这种强调实用与效率的功利教育思想,使得教育过程变成单纯的劳动力生产过程,使教育创造力失去了生长的土壤。从职业教育历史起源得知,“学徒制”是职业教育的一种原初形态,在近代学校教育出现之前,通过师傅带徒弟进行学习的方式十分普及,教育的目的也十分明确,就是通过学习进而成为某个特定行业领域的专业人员,满足基本的生计需求,这是职业教育以职业为本位的体现。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方针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在工具主义观念环境下,我国的职业教育观由“职业本位”逐渐异化为“就业本位”。“以就业为导向”被解释为“以就业为根本”,“以服务为宗旨”也逐渐演变为单纯以用人单位的现实需求为宗旨和出发点,于是在职业教育中出现了订单式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模式虽然实现了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直接对接,但容易走入另一种误区,即对职业与个体的关系进行一对一的严格固定,并用职业需求这一尺度来衡量个体,难以真正体现个体的身心发展诉求。正如新托马斯主义者认为的,当人们的专业能力训练局限在越来越狭小的领域时,他们会逐渐失去对超越自身能力事物的判断力,即失去最基本的人性生活,甚至出现马利坦说的“人类心理渐进的动物化”。

2.学位制度建构的人文学术内涵

学位产生之初是一种教师的任教资格证书,获得学位成为教师资格准入的一种资格证。现代意义上的学位制度是在19世纪初的德国产生的,旨在培养能够从事高深科学研究的高学历科研或教学型人才,学位由此具备了学术性的特质。与精英时期的高等教育理念一致,学位是大学对拥有一定学术成就的学生授予的被官方承认的称号。从学位授予仪式的庄严性可以看出,学位对于受教育者而言不仅是一种资格,更是一种学术荣誉和成就的象征。这种学术成就不仅代表学业能力的高低或成果的多寡,还体现了一段系统的专业学习经历和大学人文精神的濡化过程。可以说,学位不仅关注受教育者应对社会需求的水平,也关注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诉求,即在注重个体工具性价值的同时,帮助个体养素质。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各国高等教育学位制度都涵盖多个层次,如美国的专业研究生教育表现出普职教育融通的一种开放性和全纳性,在应用型人才的多层次培养中充分体现教育职业性、学术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反观我国现行的学位体系,学术性占绝对的主导地位,与之相对应的职业教育没有相应完善的学位体系支撑,不得不屈从于市场的需求,过多强调教育的工具性和实用性。当职业本位的教育在实践中成为就业本位时,教育的目标与方法仅仅以社会经济效率与个人职业效率作为考量指标,而对于受教育者的人文生活、精神世界等非职业方面予以忽略。然而,无论是普通教育或职业教育,教育的本质目的都要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健全的人格与坚强的意志,以适应社会中各类职业生活,进而协助实现社会的幸福。α因此,健全的高等教育学位制度不应局限于对普通教育的支持和发展,而应在职业教育体系中获得新的功能扩展和层次提升,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双重向度的价值选择中彰显个体发展的教育多维性和终身性。

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合理发展

事物的合理性在于其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协调统一。一方面,合目的性应以合规律性为前提,即教育目的的确立与实现都要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等条件大体相符,正确反映教育主体的需要,并与教育实践要素保持内在一致性;另一方面,合规律性应以合目的性为指导,即教育主体应在确立与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中探讨并遵循规律。现代职教体系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职业教育对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职业教育的发展正是在教育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中面临冲突和选择,在“钟摆”的价值取向中呈现波浪式发展。可以说,现代职教体系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一方面体现了职业教育从为“职业”准备的社会本位向为“职业生活”准备的个体本位的转向;另一方面则反映了社会发展现状对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与人文性走向融合的内在规律性规约。

1.社会本位与个体本位的统一

自教育产生以来,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就成为教育活动实践的根本目的与基本功能,更是教育产生与发展的逻辑起点。两种教育取向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矛盾关系,并成为教育波浪式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本位目的论认为,教育的一切发展应以社会为本位,应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来构建各种教育活动;个体本位目的论则认为,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应根据个体自身完善和发展的需要进行构建。α无论是以社会发展作为职业教育的目的,还是以个人发展作为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这种单一的教育目的观都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职业教育应体现其教育属性,即应以受教育者的利益和发展诉求为主体,并在明确教育属性的前提下突出其职业特性,即应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导向,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错位发展。从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来看,职业教育走向终身性已成为必然。发展完整的、满足终身学习需求的专业学位制度,能较好地实现职业教育的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价值统一。一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应遵循的职业性原则;另一方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职业动态性并不意味着没有永恒的教育目的。事实上,任何一种层次的职业教育都应代表人类的彼岸追求、终极关怀,即追求有永恒价值的知识和追求人性的解放。可以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应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作为终极使命,在相对有限的学习时间内给予学生最有价值的知识。α正如赫钦斯认为的,真正的教育应能够发展人的理性,为人类谋求幸福,不应将服务和改造社会作为根本目的,因为社会改造是教育自身不可推卸的本质功能,是其实施后的必然结果,无须人们刻意追求。可以说,最好的职业教育应是包含了人的理性发展的教育。α因此,合理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应是在目标上培养出适应和胜任职业生活变化的技能型人才,体现职业教育的现实功用;在内容和方法上注重培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通识能力,消除和改变对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不同行业的观念误区,顺应科技水平提升与人文精神培养相结合的趋势。

2.职业性与人文性的融合

教育专业论文范文第5篇

专业不同于学科。现实中,很多人把学科与专业混为一谈,或把二者划等号,把专业教育质量混同于学科教育质量,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现代大学主要承担三大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其中,人才培养是首要职能,也是最重要的职能。而学科就是大学有效完成三大职能的载体。美国学者伯顿 克拉克在《高等教育新论》一书中指出:学科包含两种涵义,一是作为知识的“学科”,二是围绕这些“学科”而建立起来的组织。专业是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专门领域,是大学为了满足社会分工的需要而进行的专门培养某领域人才的活动。它是以学科为依托,以社会分工的需要为导向,按照社会对不同领域和岗位的专门人才的需求而设置,具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并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相应的课程结构,传授相关学科知识。专业虽以学科为依托,但它并不是学科或者学科的一个分支。一个较大的学科门类可能包含很多专业,一个专业也可以涉及一门学科或多门学科的知识,二者不能划等号。何谓教育质量,相关研究成果很多,莫衷一是。《教育大辞典》的解释是“教育质量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尽管关于教育质量的内涵与评价标准说法很多,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教育质量的高低最终体现为人才培养质量。综上所述,专业教育质量指高校所培养的专业人才质量,即培养的专业人才是否符合并满足社会某一专门领域或岗位工作的需要。据此理解,如果一个专业培养的学生不能符合、满足某一或某些专业领域的人才需要,多数学生不能对口就业,不能被社会所认同、接受,与预设专业培养目标有较大差距,那么这个专业的教育质量就是很低的。至于一个学科的教育质量或一所大学的教育质量,由于其本身担负的职能较多,其内涵和外延也因此远多于专业,不是一个专业所能承载、代表的。因此,不能把专业教育质量等同于学科教育质量或学校教育质量。

二、专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前文分析,专业源于社会分工,是按照社会对不同领域和岗位的专门人才的需要设置的,以不同领域专门人才所从事的实际工作需要的知识结构为基础,组织相关的学科知识来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那么,一个专业教育质量的高低,也应该围绕它所培养的人才是否满足社会分工———培养某一专门领域的人才的需要,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目前,教育部与各省市教育厅对各高校专业教育质量的评估,以及品牌专业、特色专业或重点建设专业的申报评估,更多的是从专业设计与教育过程、教育管理的角度来进行,包括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与课程教学大纲、师资队伍状况、课堂教学质量、实验与实践教学条件、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学生学业成绩与实践创新成绩、一次性就业率和年终就业率等指标。笔者认为这种评价体系有失偏颇,不够科学合理,不能准确地评价出不同学校相同专业之间教育质量的实质性差异,因为很多学校在申报、评估时可以按照这一评价体系进行“整体包装设计”、“整理材料”,且多数指标体系难以科学量化、准确评估,所以得到的结果往往与客观事实有很大的差距。专业人才,类似工厂生产的某一款产品,其质量特性如何,是否深受用户欢迎,是否具有竞争力,一定要拿到市场上去检验。这种有说服力的评价实际上重在结果评价,而不是过程评价,重在产品的效用价值评价,而不是对生产产品所用的“材料”、“设备”、“技术”等进行评价,虽然材料、设备、技术是影响产品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因为产品效用价值的高低只有在使用过程中才能真正显现,真正的话语权应掌握在使用者手中,而不是产品的生产者及政府监管部门。当然,不可否认,没有高质量的生产全过程控制管理,也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产品。构建专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不能追求“大而全”,要考虑科学性、准确性、可操作性。具体说,科学、准确地评价一个专业的教育质量,应主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一)专业对口就业率

专业教育,重在培养专业人才,而不是通才,当然也不可能是通才。这种专业性,是社会分工的需要,也是分类教育的需要,是专业产生和发展的动力所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在专业申报、设置之初就有明确的规定,专业建设过程中虽然会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对其做出相应调整,但无论如何调整,专业的差异性特点还是非常显著的。正因为如此,评价一个专业的教育质量,应首先看这个专业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即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匹配的在某一或某两三个专业领域实际就业的数量比例(分子、分母都不包含考上研究生的学生,因为考研不能被视为就业,考研也不是专业人才的主要培养目标,很多专业学生因为就业压力太大才不得不考研),不能笼统地仅看这个专业的一次性或年终就业率高低。因为很多专业学生毕业后,不是在本专业领域就业,而是迫于就业压力或者个人专业素质不突出、专业竞争力不强等原因被迫转向一些非本专业领域就业。这样的就业比例越大,越是说明专业的教育质量相对低下,学生的专业能力素质缺乏市场竞争优势,或者说这个专业的毕业生供大于求,整体办学规模已超出市场需求。目前,从对外宣传或官方的统计数字来看,高校几乎所有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都在80%以上,但实际上有接近40%的专业对口就业率不足60%,有一大批人文社科专业和理科专业甚至低于30%,专业结构性失业现象日趋严重。对那些专业对口就业率较低的专业可以考虑停办或整改,否则,不仅“误人子弟”,而且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建议国家或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将专业对口就业率作为专业增设、调整和教育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

(二)就业岗位质量

同样是就业,由于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之间学生在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上有着明显的差异,进而导致学生就业岗位质量的明显差异。这种差异性表现为工作薪酬、工作环境条件和工作稳定性三个方面的差异。一般来说,一个专业教育质量越高,那么该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就越好,就业岗位质量就越高,二者之间呈现一种显著的正相关。

1.工作薪酬。工作薪酬包括毕业生所有的工作收入(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和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各类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等)。如同价格是调节市场供求关系的主要杠杆一样,工作薪酬也是调节和反映市场人才供求关系、各岗位差异(包括岗位分工、岗位职级/职务、贡献度和重要性大小等)的主要指标。尤其在当今市场经济社会,工作薪酬是反映一个人就业质量高低的主要指标。薪酬越高,说明这个人的就业质量相对越好。具体评价时,可选用的观测点包括就业后6-12个月的平均月薪,就业1年、3年、5年、10年后的年薪。

2.工作环境条件。工作环境条件包括工作所在地区、工作单位、工作岗位环境、工作时间等四个方面的情况。

(1)工作地区情况主要是指工作单位在哪一类城市或地区,该地区经济与文化发展水平如何,所提供的工作机会与发展空间大小等。总体来说,经济与文化相对发达地区的工作环境条件相对比较优越,我国一、二、三、四类地区所能提供的工作环境、工作待遇、工作机会是有明显差异的,不同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及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有显著的不同。所以,一个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如果能有很大一部分在经济发达的一线、二线城市找到一份薪酬待遇比较好的单位,说明这个专业的教育质量较高。

(2)工作单位情况主要是指毕业生所在工作单位的性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等)、发展水平与发展前景及其在同行业中所处的层级、地位等。一般来说,不同工作单位为学生就业所提供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工作薪酬、工作稳定性、个人发展空间等都有着明显的不同。通过比较相同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单位情况的差异性,可以看出专业教育质量之间的差异。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专业的毕业生所在工作单位层级、档次或在同行业的地位相对较高,发展水平及发展前景较好,如在世界500强或中国500强企业,或者一些行业的领袖企业、知名品牌企业及高层次、高级别的机关事业单位等工作,就说明这个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比较优势。如果一个专业在“好单位”就业的学生所占比例相对较高,那么就可以说明专业的教育质量相对较高。

(3)工作岗位环境主要指工作岗位所提供的工作硬环境与软环境及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健康性等。有一个相对较好的工作环境,对一个人的职业发展和身心健康是非常重要的。通常,每个优秀学生都会追求相对较好的工作环境。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专业毕业生的整体工作环境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就说明这个专业的学生教育质量具有一定的优势。

(4)工作时间主要指每天、每月工作的时间长短,是否能正常休息,是否经常加班及加班时间长短等。一般来说,如果毕业生在一个能正常、按时上下班的单位工作,不需要经常加班加点,应该说就业质量相对较高。反之,就业质量相对较低。

3.工作稳定性。工作稳定性是反映就业质量高低的又一个参考性指标,指学生毕业后能否在一个工作单位稳定而长久地工作,会不会因为单位发展不好而被迫改换工作,或者说因为个人原因而被单位“炒鱿鱼”。一般来说,如果能在一个比较好的单位稳定地工作,就说明这个学生的整体素质比较高。当然,对于一些工作流动性较大或者比较容易流动的工作岗位,如销售岗位,工作稳定性的高低并不能准确地放映学生专业能力素质的高低。

(三)个人发展空间